在這部關(guān)于鮑勃·迪倫生平的傳記電影中將分別由六位演員扮演鮑勃·迪倫分別演繹鮑勃在不同時代的生活故事和音樂經(jīng)歷該片講述了鮑勃·迪倫早期作為民謠歌手艱苦奮斗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國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識分子具有爭議的搖滾轉(zhuǎn)型、摩托車意外事故還有后來從公眾視線里銷聲匿跡的隱退近年來工作重心不放在錄制唱片而是舉行巡回演唱會上如名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 Never Ending Tour)等等 在一本由英國作家霍華德·蘇尼斯撰寫的鮑勃·迪倫非官方自傳中大部分是關(guān)于迪倫的童年時代和家庭生活書中為我們進一步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更多信息特別是與他的妻子蘇拉(夏洛特·甘斯布飾)除此之外霍華德·蘇尼斯還爆料了這位老牌搖滾歌手的一件秘密緋聞他與自己的一位伴唱歌手從1986年開始有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婚姻每一段故事都表現(xiàn)了迪倫活潑善變的性格特征中的一個方面影片也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拍攝每個故事分別用不同的主題與之相匹配:Woody (馬庫斯·卡爾·富蘭克林飾)一個11歲的黑皮膚男孩總是在奔跑中;Robbie(本·威士肖飾)一個風(fēng)流倜儻的創(chuàng)作歌手總是在路上;Jude (凱特·布蘭切特飾)年輕的雌雄同體的搖滾巨星;JohnJack (克里斯汀·貝爾飾)一位重新找到自己、傳遞福音的民謠偶像;Billy (理查·基爾飾)大名鼎鼎的不法之徒一個活著的奇跡但正在漸漸老去 幕后制作: 【六人飾演鮑勃?迪倫】 為了在銀幕上塑造鮑勃·迪倫你能想象出一共需要幾位演員嗎 托德·海因斯用他的新片《我不在那兒》給出了答案——六位這是一部“導(dǎo)演心目中的鮑勃·迪倫傳記片”電影非常怪異地啟用六位演員扮演鮑勃·迪倫的六個方面其中包括克里斯汀·貝爾、海斯·萊杰、理查德·基爾甚至還有女星凱特·布蘭切特 少年時期的迪倫由黑人馬庫斯·卡爾·富蘭克林扮演憑借李安拍攝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而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提名的澳洲影星希斯·萊杰刻畫了音樂家迪倫英國演員本·威士肖(《香水》Perfume2006) 塑造了癡迷于19世紀法國詩人蘭波的迪倫克里斯汀·貝爾《蝙蝠俠:開戰(zhàn)時刻》在電影中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飾演迪倫——迪倫主張音樂時期代表作如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以及歌手皈依宗教階段探索福音音樂 理查·基爾扮演的迪倫正如導(dǎo)演托德·海因斯所描述的那樣有一種“西方嬉皮士”的味道混合了迪倫歌曲中的虛構(gòu)角色并且象征了他從公眾眼中消失的那段時期海因斯表示:“我們把迪倫放回到他自己的困擾中同時還要比他的真實生活走得更遠一些” 鮑勃·迪倫的1960年代中期最具有爭議當(dāng)時他從民謠轉(zhuǎn)型到電子搖滾的做法遭到一些聽眾譴責(zé)這一階段的迪倫由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獲得者凱特·布蘭切特出演這一段黑白畫面的處理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讓人回想起費德里科·費里尼1963年那部著名的《八部半》 【不同以往的音樂傳記片】 雖然近年來有《靈魂歌王》Ray(2004)以及《一往無前》Walk the Line(2005)等音樂傳記電影讓這一類型片重新煥發(fā)生機《我不在那兒》明顯打破了所有現(xiàn)實的窠臼想在其主題上創(chuàng)造一種更具詩意的影像導(dǎo)演兼聯(lián)合編劇托德·海因斯(執(zhí)導(dǎo)了《天鵝絨金礦》和《遠離天堂》)表示正如用不同演員表現(xiàn)不同的方面通過不同的基調(diào)和風(fēng)格來展現(xiàn)一系列小插畫他想要制作一部“有些不同于傳統(tǒng)傳記片的電影”“這不是一部照本宣科講述迪倫生活的電影我們想要突出強調(diào)觀念上以及風(fēng)格、流派和特性的巨大變化” 影片用一種近似于摘要的方法將迪倫的一生按照時間順序串聯(lián)起來他以其隨心所欲的哲學(xué)觀成為整個時代最具先鋒姿態(tài)和神秘色彩的藝術(shù)家“多年以來鮑勃·迪倫從來都拒絕自己以往扮演的角色他不斷地前進又不斷地否定自己我的想法就是用不同的演員扮演同一個人用差異來詮釋這個永遠在路上的人” 海因斯曾對《娛樂周刊》說“電影從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六位鮑勃?迪倫會站在一起告訴我們鮑勃·迪倫到底是誰”值得一提的是鮑勃·迪倫曾作曲并且聯(lián)袂主演了山姆·佩金法的電影《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1973)迪倫為本片的電影工作者們送去了自己的問候但他并沒有親自參與到電影的制作和原聲音樂的過程中 在本片中出演配角的包括英國女星夏洛特·甘斯布(《21克》)和曾在托德·海恩斯導(dǎo)演的《遠離天堂》中擔(dān)任女主角的演員朱麗安·摩爾飾演女模特可可·里維頓的是在《斷背山》中擔(dān)任女配角的演員米歇爾·威廉姆斯海因斯本人是本片編劇之一影片的拍攝制作還得到了鮑勃·迪倫本人的協(xié)助影片于2006年7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開拍 【出自于地下室磁帶】 導(dǎo)演托德·海因斯曾經(jīng)在1987年拍攝過影片《超級巨星卡朋特》(Superstar 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用芭比娃娃演繹了卡朋特樂隊的一生在另一部影片《天鵝絨金礦》(Velvet Goldmine1998)向華麗搖滾年代致敬并成就了伊萬·麥克格雷格 電影的名稱來源于鮑勃·迪倫的一首并不算出名的情歌出自《地下室磁帶》(The Basement Tapes)這是一張極具試驗性的私自出版專輯發(fā)行于1960年代末期大意是他打算離開他愛的姑娘獨自上路歌詞中這樣寫道:“我總是在誘惑面前猶豫不決現(xiàn)在誘惑不再跟隨我但我已不在那里我已遠去”根據(jù)托德·海因斯的介紹這首歌曲也會出現(xiàn)在電影中由音速青年樂團演唱海因斯在評價迪倫的原專輯時說:“他有一張不太完美的唱片感覺非常原始自然但它依舊又是華美的這是一首傷感、像謎一樣神秘的歌曲在他演唱的時候完全沉浸在歌詞的氛圍之中甚至在他的有些歌詞中是不太連貫的這更增加了整件作品悲劇性的神秘色彩” 影片嚴格要求音樂人必須具有藝術(shù)的完整性而不是近期草率創(chuàng)作出的一些短暫流行的東西音樂監(jiān)督Randall Poster指出為了編輯收錄的作品他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期間淘汰了一大批不合格的音樂人:“我們需要卓然不群的音樂家來錄制他們的作品需要借用的是他們與眾不同的風(fēng)格而不只是一味的模仿但他們只是知道如何去演奏迪倫的歌曲” 花絮: ·鮑勃·迪倫1941年5月24日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城不管對一個健康的66歲男人進行人生回顧是否合適鮑勃·迪倫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熱衷于傳記題材導(dǎo)演的目標(biāo)幾年前馬丁·斯科塞斯就曾經(jīng)用4個小時的真實史料制作的記錄片《家園迷途》(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編寫了鮑勃?迪倫的一生 ·在影片最后播放的結(jié)束曲是音速青年樂隊(Sonic Youth)翻唱的迪倫經(jīng)典老歌“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出自鮑勃·迪倫地下唱片系列之一 ·《我不在那兒》還未正式上映之前就有一小段電影膠片在網(wǎng)絡(luò)上泄漏出去正是凱特·布蘭切特飾演鮑勃·迪倫在路上遇見詩人愛倫·金斯堡的幾分鐘畫面 ·2007年7月26日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主辦方公布了參加競賽單元的22部各國影片名單美國導(dǎo)演托德·海因斯執(zhí)導(dǎo)的關(guān)于詩人歌手、民謠搖滾大師鮑勃·迪倫生平和音樂的影片《我不在那里》名列其中 ·這部電影原來的片名是“我不在那兒一部關(guān)于迪倫諸多猜想的電影” ·《我不在那兒》的電影原聲請來了超過30位歌手和音樂人來制作鮑勃·迪倫新版本的音樂電影原聲唱片預(yù)計在今年十一月21日發(fā)行并不是所有的原聲最終都能用在影片當(dāng)中正因為如此制片方希望還能從中再增加兩張原聲帶的唱片 ·同性戀者托德·海因斯以往的電影作品中還有幾部直接涉及同性戀題材其中包括獲四項奧斯卡提名的《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2002年)、獲柏林電影節(jié)同性戀題材單元泰迪熊獎的《毒藥》(Poison1991年)、獲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藝術(shù)貢獻獎的《天鵝絨金礦》(Velvet Goldmine1998年)等
Copyright ? 2025 鴻碩影視